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陈旗院长参加湖北省“营商环境看实招”鄂州专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1-10-12 09:12 来源: 鄂州融媒体中心

如何争当中部地区营商环境“标杆市”?听听鄂州答案

0IMG_2509.jpg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且看鄂州如何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答卷

1011日下午,湖北省“营商环境看实招”新闻发布会(鄂州专场)在鄂州市举行。现场介绍了鄂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做法及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微信图片_20211012091956.jpg

鄂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忠禄:

近年来,鄂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主要做了这些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决策部署;从主观层面着手、从政商关系破题,引导广大干部强服务、转作风,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倡导者、维护者、践行者;相继开展了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升年和攻坚年三年大行动,当好“店小二”引来“金凤凰”。

鄂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明显成效有哪些?

商事制度改革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四个一”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全国推广;税收退库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202111项评价指标名列全省第一方阵;“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全省作经验交流。

坚持思想破冰,当好政策支持“店小二”

公开承诺破惰性。推行服务承诺全公开全覆盖和“作风督查效能监督群众评议”闭环管理,42家单位公开承诺、接受媒体监督,高规格开展营商环境专题电视询问、电视问效,现场曝光问题和满意测评。

清理规范破弊端。全面清理1986年至2020年期间政府出台规章、规范性文件,废止和失效789件,占总数79.6%。精简本级事项清单1101项,公布实施告知承诺证明材料220项,政务服务申报材料压减29.4%,证照共享率82%

简办联办破壁垒。推行行政审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政务服务“更快、更优”。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在“鄂汇办”上线鄂州旗舰店,选取“我要开书店”等18个主题作为地方特色事项网上办。鄂城区与黄石港区200余项便民事项异地联办,华容区、葛店开发区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百余事项跨城联办,临空经济区与福建南安市20项高频事项跨省联办。设立“公积金驿站”,项业务跨省通办。

坚持改革突破,当好政务服务“店小二”

先行试点示范带动。强力推进“纳税人跨区自由迁移”、“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双网融合、同步修复”等项省级先行试点改革,创新推出10项市级层面改革。财产登记在全省不动产登记第三方评估中,连续四个季度蝉联第一。

市场准入提速增效。今年前个月新登记市场主体11152户,同比增长23.61%;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2.343万户,同比增长10.25%。华容区“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综合许可申办由个环节减为个、材料精简50%、时限由21天减为天。

要素配置高效提升。鄂州花湖机场从选址、落户到报批速度均创国内民航史之最。探索“四张清单”(授权、授信、受理回告和尽职免责)“金融辅导员”制度,各项贷款增幅连续15个月居全省首位。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发放信用贷款余额72.89亿元。“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工业项目审批时间从30天压缩至天、申请材料直降74%,实现企业用地零等待。

坚持纾困解难,当好便民惠企“店小二”

破解难题。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收到各类诉求439件,办理回复431件,办结率98.2%。出台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办法,建立“千名干部包千企”制度,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创新服务。推行“免申即享”改革,惠及企业7861余家,享受政策优惠5421万元。梁子湖区推行“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监管”改革,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欠薪案件同比下降33%,连续个月无欠薪案件发生。

减税降费。新增减税降费12.1亿元,免征3424家企业社保费用3.8亿元,落实疫情阶段优惠供电、天然气、自来水价政策,累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7720.62万元。

坚持严宽相济,当好法治保障“店小二”

为市场监管划定边界。包容审慎对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市场主体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及时纠正免予行政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为企业权益审结提速。实行快立、快审、快调、快结,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期限同比缩短28天,调解撤诉率高出其他案件7.2个百分点。推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平均用时22天,同比减少41天。“保护中小投资者”评价指标连续两年在全省评价中排名第一。

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市、区两级法院20名院领导、78名法官发放服务企业联系卡,包保176个重点项目。涉企民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52天,涉企行政案件调撤率达33.3%,执行案件企业法人被列入失信名单同比下降29%

中新社记者问:

我们注意到,鄂州中院制定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审判执行操作指引》于今年4月被评为湖北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同时,鄂州两个基层法院还承接了“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两个省级改革试点项目,请介绍一下这些工作目前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微信图片_20211012092010.jpg

陈旗(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答: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全市法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服务保障鄂州经济发展大局。去年底,鄂州中院在全省法院率先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审判执行操作指引》,建立1+7”制度体系,初步搭建起审判执行工作的“四梁八柱”。今年月,我们借助全省营商环境事项改革试点的东风,推动相关制度体系在基层法院生根发芽。下面重点介绍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两个改革试点项目。

关于华容区法院承担的“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改革项目。华容区法院司法管辖区域是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主轴的核心区,由其引领改革将对鄂州全域产生示范效应。这项试点任务重点是解决司法行为对商事主体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对于所有涉企案件,实行“一案一策”,从立案开始到执行,实行全流程、动态式评估,要求法官通过实地走访等方法,考量所采取的措施可能对企业资产、融资、声誉等带来的影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善意”和“温度”。今年华容区法院通过协调方式实质性化解涉企行政争议占比达56%,比较好地维护了政企互信双赢。

“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改革项目是我们在梁子湖区法院开展的一项试点任务。执行难、执行慢一直是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如何在案多人少背景下有效破解民商事案件执行质效瓶颈,是这项改革试点的重要任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执行事务分段集约。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发出执行通知、财产网络查控等前端的五项执行事务全部集中管理、专人办理。

执行案件繁简分流。结合财产查控、案件类型等因素,对案件繁简进行识别,被识别为简案的案件,执行流程节点全面提速,办案期限缩短至40天以内。试点以来,梁子湖区法院新收执行案件结案率达85.8% ,同比提升26.6%。其中,快速执行案件平均用时22天,有效帮助企业回笼资金,企业胜诉权益得以快速兑现。

目前,这两项改革已在鄂州两级法院全面铺开。


中国日报记者问:

我们得知,鄂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双网融合、同步修复”改革试点工作,请问鄂州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改革?在改革中采取了哪些举措,有哪些突出的亮点?

微信图片_20211012092016.jpg

胡太平 答:市发改委和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信用修复的小切口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在我市开展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双网融合、同步修复”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个标准,减环节。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文,统一了协同修复范围、类型、条件、流程等标准,两个部门将改革前“两条线”六个环节分别修复,压缩到改革后“一条线”两个环节协同修复。

一次申请,减材料。对于一般失信信息公示满一年的,只需通过信用中国网站线上申请即可两头修复,无需失信主体提交任何材料。

一事联办,减时限。通过信用中国网上申请修复成功后,市发改委及时将修复结果同步推送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局无需企业再行申请、再行提交资料,直接认可经信用中国网站修复成功的行政处罚信息,将修复时限从原来的近个月减少到不超过10个工作日。

一网通办,零跑动。对鄂州市各级政府部门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且同时被“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市场主体只需通过“信用中国”网站线上申请修复,实现失信修复审核不见面、零跑动。

亮点一在市级层面突破了国垂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打破了“一切按规定办”的桎梏;二在全省率先实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协同修复,真正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情”。

截止目前,我市已帮助企业修复失信信息53条。据不完全统计,已帮助16家企业获得贷款3250余万元,家企业顺利通过招投标资格审查。


湖北之声记者问:

据了解,鄂城区推行纳税人跨区自由迁移,为市场主体的迁移带来了不少便利,增强了市场经济活力。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我们鄂城区在开展纳税人跨区自由迁移改革中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纳税人感受如何?

微信图片_20211012092021.jpg

董国平  答:“纳税人跨区迁移”指的是纳税人因经营地址发生跨区域变化而申报变更主管税务机关的行为。以往办理这项业务必须“先清税、后注销、再迁移”,存在办理环节多、用时长、流程繁琐等问题,不利于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

“纳税人跨区自由迁移”是“纳税人跨区迁移”的升级版。同一事项,两字之差,需要打通的堵点不少。鄂城区作为全省推进这项改革的个先行试点县(市、区)之一,主要围绕“零门槛”“零跑动”“零资料”“零延误”做工作。

“零门槛”,优化环节,减少流程,做到无需清税注销、无需缴销发票,保留原有涉税资格、保留发票信息、保留纳税申报义务,真正实现了“来无门槛、去无阻拦”。

“零跑动”,实行全程网上办理,纳税人不需要到税务窗口,足不出户即可网上办理跨区迁移业务。

“零资料”,纳税人办理跨区迁移原来需要提供项材料,现在只需登录电子税务局,对地址变更信息进行确认,提交迁移申请即可办理。

“零延误”,纳税人跨区迁移原来的办理时限是5-10个工作日,我区现在仅需0.5个工作日,压减办理时限90%以上。

2021月份启动改革试点以来,全区共办理迁移92户,其中迁出58户,迁入34户,约等于2020年全年和2021年一季度迁移数的总和(共办理迁移94户,其中迁出57户,迁入37户),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获得了纳税人的一致好评。

我们狠抓制度创新,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大力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四证合一、五证同发”改革;打造全省首家企业服务直通车平台,提高了服务企业效率。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问:

请问华容区推行的“一业一证”改革为市场主体带来了哪些便利? 

微信图片_20211012092027.jpg

彭波  答:“一业一证”改革是我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探索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围绕梳理审批要件、整合申请材料、优化受理流程、再造审批程序等环节,通过多部门协调配合、信息共享、并联审批,实现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书承诺、一体审批、一网通办、一证准营、一码监管”,打通了办事堵点、降低了经营成本,让市场主体得以轻装上阵、聚焦主业。具体便利有“五最”:

“一链”通办流程最优。“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经营涉及的“多事多流程”整合为“一链一流程”,集成各部门审批程序,简化各部门内部报批流程,变各部门“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平均办理环节由个减为个,压减率80%

整合材料手续最简。按照“共用信息共享应用、个性信息单独填报”的原则,全面梳理申报材料,整合行业全部许可事项材料清单和表单,统一规范材料和文书样本,实现“一套材料”申请许可,平均提交材料由42份减为21份,精简率50%

效率提速时限最短。线上申报后台直审、线下申报一窗受理,一窗出证。行业综合许可证集成该企业涉及的所有有效许可信息,实现“拿证即经营”,有效降低了企业时间成本和经营成本。平均办理时限由21天减为天,压缩率71%

码上监管“扰民”最少。创新“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模式,建立健全各负其责、协同高效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理顺监管职责,强化信息共享,加强监管协作,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目标,切实减少部门检查抽查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干扰。

“一码”亮证成本最低。市场主体在经营场所公示《行业综合许可证》,即视为符合亮证要求,原则上不再针对子证照制发纸质许可,实现行业经营许可信息“一码”覆盖。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行业综合许可证》二维码,各部门发放许可证的相关信息应显尽显,“拎证办事”的情景一去不返。

我区还将动态调整“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成熟一个、公布一个、实施一个。对市场主体增长较快、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及时纳入试点范围,使改革红利惠及更多行业的市场主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农村新报记者问:

请问梁子湖区在以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监管为切入点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面有哪些做法和可供推广的经验?

微信图片_20211012092032.jpg

蔡和林  答:近年来,梁子湖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千方百计抓发展、保稳定。如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这成为我区面临的必答题。

今年,我区以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信息化、便利化、及时化为切入点,打造“智慧劳动监察”信息化平台,对企业用工情况和工资发放实行无接触网上服务和监管,减轻了企业负担,减少了劳资纠纷和用工矛盾,深受企业和农民工朋友的欢迎。主要做法是“六个一”:

建设一个共享平台。将企业项目信息、用工情况、薪酬标准等信息录入系统,实现实时远程跟踪,避免多个部门频繁上门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搭建一个沟通渠道。农民工朋友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咨询和投诉,主管部门会及时消除他们的顾虑,并对企业及时提醒预警。

推行一个代发机制。对进入平台的全区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一律实行银行代发,银行上门免费办卡,工资到点准时发放成为常态。

出台一个信用承诺。创新性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行差异化动态缴存,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可只提供书面承诺,免除缴纳现金,减轻了企业负担。

形成一条追溯链条。农民工朋友考勤、工资发放等情况全过程留档,可还原、可追溯,在劳动争议的调解上发挥了数字证据链作用,有效减少纠纷。

缓解一个用工难题。平台有效维护了农民工权益,也维护了企业的信誉,增进双方互信。

通过 “六个一”的举措,我区用工行业环境明显得到优化。一是企业用工管理高效化。用工信息系统集成,可视化管理多部门共享,企业更省心。二是农民工维权便利化。掌上操作,一键直达,不看脸色不跑路,维权更简单,农民工更安心了。三是政府监管无形化。监管方式从线下到线上,从有形到无形,对市场主体的监管真正实现了“无事不扰”,但又“无处不在”,政府更放心。

总之,农民工工资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建立,标志着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系统、完善制度,提高效率,搞好服务,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更上新台阶。

本期微信公众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