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霜问道:法槌之下的坚守与修行
编者按
从初叩法槌到心驻天平,本文记录了鄂城区法院2025年新入额95后女法官程馨心的履职手记。作者以细腻笔触,讲述了从法官助理到员额法官的身份蜕变,分享了考研经历和案例编写心得,充分展现了鄂法青年素质提升的成长轨迹。下面,跟随小编一起且观这星火初燃的履霜之志,如何于毫厘砝码间称量千钧之轻。
晨曦初露,光影流转,法庭高窗映照着我整肃法袍的身影。胸前天平徽章,于朝晖中微微泛光,那沉甸甸的分量,悄然叠加了七载流年。我从执行局的风尘仆仆,到刑庭扫黑的剑拔弩张,再到民庭体察万家冷暖。多少个星夜灯下,案牍如山,唯有我的那份关于公平的信仰,从未因岁月褪色。
漫漫路途,我如履霜,以理性为舟,以热忱为桨,在世事浮沉间体味人间烟火。
一、法槌初鸣:天平下的初心与自省
“现在开庭!”第一次坐上审判席,当这声宣告响起,心头那点迷茫与无措一下子被冲散,沉甸甸的使命豁然清晰起来。法槌落下,庭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原告双手紧攥着发黄的借条,眼里含着期盼与焦虑。被告的目光来回游移,仿佛在寻找丢失的安逸。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前辈所说的那句话:“裁判文书,是当事人的人生缩影。”每一份判决,不只是冷静理性的法理陈述,更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明天。
入额之后,我感觉肩上的责任越加沉重。在案卷前我总会静默自省:“证据链是否环环相扣、不留破绽?法律适用是否分毫不差、经得起推敲?判决结果能否对得起良知与时光的拷问?”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感觉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懈怠。带着这份敬畏之心,在审理那桩保险纠纷时,为慎重处理,专业咨询了三家保险公司,确定是否尽到了免责条款的提示义务,确保病中的保险销售员权益得以保护。法槌落下的那一刻,终于拨开了生活里的灰暗,透进了一抹阳光。
无数个夜晚,我挑灯夜读,在判例与法条间穿梭。每一份文书的润色,都是为当事人寻找一丝慰藉;每一次当事人含泪的倾诉,都是对我良知的拷问。时间久了,我愈发明白,裁判文书中的每一个标点,都是一名法官心头最慎重的衡量。法槌的重量,从掌心流转到心底,留下了一道道无形的印记。
回望来时路,此番跋涉,不过是为了让手中的天平,能在风霜中精准回应人间冷暖;为每一个渴望公平的灵魂,守住一份本真的温度。
二、求学问道:时间罅隙中种下微光
备考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的百余个日夜,微光穿透窗棂,我独坐书桌前,翻检案卷,揣摩每一条法理背后的悲悯与深意。午后时光,琐碎如尘,却也最能磨砺心志。我于繁杂的考点中反复梳理,将知识一点一滴编织成坚韧的网。夜深灯暗,书页泛黄,我在万籁俱寂中推敲文书的每一字句,不肯放过哪怕一丝疏漏。疲惫浸润了身心,理想的光芒却在每日的奔忙与坚守中愈发澄澈。
生活的洪流裹挟着喧嚣与重压,将学习与琐事层层叠加,逼迫我在纷扰中为理想辟出一隅净土。时间被切割成无数细微的片段,我在每一个缝隙里耕耘不息。自我怀疑如影随形,压力时常袭来,却也正是在这一次次意志的拷问中,我与未来达成了沉默的约定。
复试那天,考官抛来“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的界分”这一问题,我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两个月前办理合同纠纷的经历。那些为写好裁判文书而查阅的案例、查找的理论、反复的思考,早已融入记忆深处,化作心底厚重的积淀。面对提问,我娓娓道来,不仅梳理出法理的清晰脉络,更以亲身办案的故事,细致剖析二者在现实中的分野。那一刻,纸上的法条与人间烟火相互映照,理论不再是冷峻的规范,而成为理解人生、回应诉求的温柔灯火。
当看到考官投来的肯定目光,我心中豁然开朗:法律人的修行,不止于案头的卷帙浩繁,更在于让纸上的法条贴近生活的烟火气,回应人世间的每一份真实与期盼。唯有如此,法律的光芒才能在无数琐碎与挑战中熠熠生辉。那一刻的自省与感动,将化作我今后每一步履行职责的不竭动力,也让我在无数未知与挑战面前,始终不忘初心、笃定前行。
三、案例写作:智慧流转间绽放新蕊
初学案例编写时,曾以为它只是判决书的缩影,不过是将法理与事实浓缩成一纸短文。然而,当我真正拿起笔,完成首份案例,我才逐渐体会到每一个看似简明的法律问题背后,都潜藏着无数事实的细节与法理的推敲。为厘清欺诈的界限,我曾翻遍全国三十余份判决,在浩瀚案卷与繁复法理中沉浮。推敲每一个事实,考量每一条规范,于无数次推翻与重写间,如同登山人回望来路,迷茫与不舍交织,踟蹰而行,却不曾停步。
每次推倒重来,都像登山途中的回望与徘徊,既有迷茫,也有不舍。每一稿的修改,都像在无声中为后来者垒起一块通向法治的基石。案例编写不是简单重复判决,而是在寂静案头,为后来者架起一座穿越迷雾的桥梁。正是这些文字,让冰冷法条悄然生出温度,让阅读者于案情跌宕处,窥见希望的微光。案例于我,不仅是舟,更是帆。我愿以法律为翼,破浪前行,将自己的微光投入更辽阔的法治星海。
回首时,我的田野踏勘、挑灯苦读、案头字斟句酌,皆已化作生命之泉,浇灌着法徽下的使命担当。
四、落笔结语:天平之下,自有光芒
七年来,我的每一场清晨的步履,每一次灯下的沉思,都是与法律的再一次相遇。脚下的路或涉泥泞,或经坦途,无数案卷与故事,都在悄然淬炼出一名裁判者的心境。这是一条不断自省、不断淬火的修行之路。我用冷静裁量公平,以温暖护佑人心;用理性剖解现实,以信念点亮未来。哪怕前路仍有未知与挑战,我也愿一如既往,在审判席上坚守初心,在法治的长河里守望公正。
愿天平常衡,愿人心有光。也愿每一位坚守在岗位上的法律人,都能以一身正气,守护芸芸众生的烟火人生。只要心怀信仰,哪怕“夜色苍茫”,法治之光亦必将穿透长夜,照亮归途。纵使行路艰难,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让公平与正义的火种,在每一寸人间,静静生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