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坚冰覆北海 我心盛怒梅

时间: 2025-02-08 10:11 来源: 鄂州中院

封面3.png

作者简介:

李沐轩,现任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四级法官助理,2022年10月借调至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工作,历时两年,因工作表现突出,获最高人民法院“岗位能手”称号。

京郊白瀑寺位于金城山下。金城山,绵延二十余里,系属太行山脉,是我走过最难忘的徒步。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法庭按例组织大家前往郊外游览,既为五湖四海借调而来的同事们提供交流机会,亦为舒缓工作压力。可人面对巍然屹立的群山,是不会在第一时间就觉出天高地迥的寥廓,站在山下的我们,甚至还会心生“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一丝丝期待,就像我在收到最高院知识产权法庭借调函的最初,隐藏于焦虑慌张之下的是对未知的一点点好奇。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集中管辖全国范围内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上诉案件。而我,之于法院系统,是个入职不到三年的新人;之于知识产权业务,我院因限于管辖规定,并无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经验;之于知识产权法庭,我更是一张彻彻底底的白纸。

怎么办呢?爬吧!你可以做一辈子的预设,但要想知道事情究竟会怎么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躬身入局。

金城山是未开发的野山,由一条曲折的羊肠小道而入,从半山的密林中冲出,土石而成的阶梯顺着山脊直指云峰。

精益求精的唱校核对

第一课

文书校对分为九大必核点,以当事人信息为首至裁判要点为尾,一字一句、字斟句酌,既要确保无错字别句,亦须理顺行文逻辑。一份文书,以唱校方式在我和书记员、承办法官和我、合议庭内部反复流转。精雕细琢的核对,是蜿蜒曲折的“小道”,打磨了我初到法庭焦躁的心态。

晦涩难明的技法交叉

第二课

知识产权案件不同于普通民商事案件,法律关系事实掩藏在层出不穷的技术问题背后,通晓本案机械设施的运行原理,并不代表清楚另案卫星通信的授时射频,就像金城山并不只是一座山,而是太行山脉下连绵不绝的群峰,每一个案件都是新案件,每一个技术问题都是新问题。

百思难得其解的技术问题即便得到技术调查官的最强辅助,是否定能夺取对方水晶?

好像也不太行。

如何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认定相同还是等同技术特征,是否构成现有技术,有无合法来源抗辩?

如同剥洋葱般,实质核心法律问题的触及,需要忍受对专利说明书及附图、实施例、技术方案中争议特征的“含泪阅读”。这些技术与法律相互交叉的“密林”,锤炼了我从繁复的技术特征表下,找准法律争议内里的能力。

提纲挈领的案件审理

第三课

在协助办理的一起因纳米材料制备乳液涂料的技术秘密侵权案件中,本应掌握完整技术方案的上诉方因技术秘密实际掌握人已转为与被上诉人方合作,事实上根本说不清楚自己的技术方案到底是什么,所举证的密点又为十余张既涉及组分又包含工艺的乳涂配方,双方对技术信息的秘密性存在较大分歧。

跟案的我,对着一堆的证据材料根本无从下手。承办审判长面对毫无头绪的我,一针见血的指出,技术秘密纠纷归属反不正当竞争案由项下,实际打击的应是侵害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所保护技术秘密的秘密性不同于专利法中的创造性,既然传统比对密点的审理思路无法适应本案的特殊情况,就应该站在反不正当竞争的角度综合整体考虑案件相关事实及各方举证情况。

突破迷思的我,在金城山上重峦叠嶂的群峰之中,终于找到了那条能够正确登顶的石阶。

后续四次开庭、两次四类案件上会、二十余稿的文书修改都是在为“直指云峰”留下小小的攀登足迹。纷繁复杂的协助审理,磨砺了我百折不挠的工作韧性。

事实上,这次徒步也并非一帆风顺,沿途山石嶙峋,多需手脚并用方可勉强登级;亦崎岖多途,需要精诚协作才能踉跄下山。

早春的北京,虽春风拂面,却也冰寒刺骨,金城山峰上甚至还有未尽的积雪。每当我越过一山,却又见更高一岭时,精疲力竭之际总想要找寻徒步的意义以给予自身坚持下去的力量。

“不过在公园和故宫的宫址我看到了北国的早春,在坚冰还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我于行步途中怀揣山下的期待,满含登顶的渴望,过去和未来在途中相互交叠,交叠之处是现在,过去和未来都刮着现在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