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尊崇宪法:正化为行动自觉

时间: 2019-12-04 08:32 来源: 中国人大网

纪念设立国家宪法日五周年

尊崇宪法:正化为行动自觉

文/《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舒颖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9年12月03日 

导读:设立国家宪法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通过一种庄严的仪式,营造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的浓厚氛围。除了国家宪法日,近年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还通过哪些形式或活动,营造尊崇宪法新常态?一起来看一下吧。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同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五年来,每到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让宪法更加深入人心。应该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对于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每一年只有一天为国家宪法日,但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却是全天候的。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如何让尊崇宪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情感上的认同、价值上的执着和行动上的自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五年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让宪法在每一天都能享受节日般的礼遇,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向宪法宣誓,树立宪法权威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铿锵有力的誓言多次响彻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这是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其他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为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作出了表率。这也是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后,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我国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决定作出修改。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实现宪法宣誓制度载入宪法的历史飞跃。

如今,地方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都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各地方、各部门也都出台相关组织办法,依法有序组织开展宪法宣誓。

作为一种庄严的仪式化表达,宪法宣誓不仅彰显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的信仰、敬畏和尊崇,也对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全民宪法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中,一些地方、部门在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时,会结合公众开放日等活动,邀请群众代表参加。与此同时,向宪法宣誓,也成为了各界人民群众学习宪法、敬畏宪法、尊崇宪法的重要活动——

今年9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9年新入户市民代表、新入职员工代表和先进楷模代表在西乡街道龙腾社区微党建广场向宪法庄严宣誓,以实际行动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打造法治西乡。

去年12月,深圳原“东和法治文化公园”更名为“深圳宪法公园”,园内搭建的以宪法墙、宪法宣誓台为主体的全国首个公民自主宪法宣誓平台也正式揭幕,作为普通市民向宪法宣誓、表达尊宪爱国情感的场所和平台,等等。

可以说,向宪法宣誓,不仅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的法定程序,更是彰显宪法权威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

                                             学习宪法、尊崇宪法,从青少年抓起

“同学们,宪法是什么,宪法与国旗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宪法与我们又有哪些关系⋯⋯”今年9月2日,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江苏省兴化市司法局干警分赴全市乡镇(街道),在15万名中小学生中开展“致敬国旗,尊崇宪法,礼赞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价值取向,青少年对宪法的态度也决定了宪法未来的命运。让宪法走入青少年日常生活,使他们成为宪法的坚定信仰者、宣讲者、实践者、维护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2014年起,每到国家宪法日,教育部就举行全国中小学宪法晨读活动。从2016年起,教育部每年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同时,依托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提供权威学习资源,创作宪法主题歌曲《宪法伴我们成长》,制作互动宪法剧《宪法的力量》《求法记》等。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18日,在线学习人数达到20多亿人次,有2400多万人考试合格成为“宪法小卫士”。

全国各地教育系统在推进宪法进课堂的同时,也积极探索活泼有趣的形式,增强宪法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推动广大青少年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北京市选用学生演员,编创宪法情景剧《“奇奇”的奇妙旅行》,并送戏进校园;河北石家庄市开展宪法主题文艺作品(书法、绘画、作文等)征集活动,将优秀作品在微信公众号上展示,供全市中小学生学习交流;辽宁大连市中山区举办了青少年“学宪法、讲宪法”宪法知识短剧大赛;浙江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杭州市青少年发展中心布置了青少年宪法教育主题展,运用沙画、投影视频、朗读亭、智能机器人等形式,增加青少年对宪法的理解⋯⋯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今天,我们在广大青少年的心田种下尊崇宪法、维护宪法的种子;明天,他们便能将宪法精神传遍天下。

加强宪法文化建设,让宪法精神根植人民群众心中

近日,司法部发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宪法文化建设”,“建立国家宪法教育馆和各类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基地,增进全社会对宪法的尊崇和信仰”。近年来,全国各地也在不断加强宪法文化建设,立新铸魂,让宪法走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让宪法精神深深根植人民群众心中。

杭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2016年12月4日,全国第一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西子湖畔正式开馆。习近平总书记对“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作出重要指示。

现在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有北山街和栖霞岭两个馆区,均免费向公众开放。北山街馆区,位于毛泽东同志当年在杭州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时的办公地,主要讲述“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栖霞岭馆区,则以现行宪法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重点回答了什么是宪法、宪法规定了什么、宪法如何实施等问题。此外,陈列馆还积极推动“移动阵地”走出去,特别是2018年3月宪法修正案表决通过后,组织开展各类巡回展览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仅是历史陈列馆,全国各地打造的宪法宣传教育基地、宪法主题公园、广场、长廊等也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宪法、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的生动课堂,让人民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宪法的熏陶,推动宪法精神更好地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近期,天津市津南区首个宪法主题宣传园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主题宣传园位于海河故道公园内,由“习近平谈宪法”“宪法的历史沿革”“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治格言”“宪法宣誓”五个宪法主题区域组成,让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宪法的熏陶。

今年10月1日,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首家宪法宣传教育基地迎来了首批参观群众。教育基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宪法的由来和不断完善的历程等宪法知识,并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传播法律知识。

去年8月,苏州“网上宪法馆”正式上线运行,通过技术手段,将苏州市宪法宣传教育实体馆搬到了网上,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即可随时随地访问宪法馆,深入感受宪法权威与尊严。

⋯⋯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无论是向宪法宣誓,还是将宪法带入课堂,抑或是打造宪法教育学习基地,我们希冀,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特定的形式或活动,真正地走近宪法、了解宪法,让宪法精神植根于内心深处,让尊崇宪法化为行动自觉。